其他
网络游戏:孩子成长的良药还是毒药?
本期推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家庭教育话题之《该不该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》。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讨论中,委员们以甲方和乙方两种不同立场参与讨论,希望读者可以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理解教育中不同选择的优劣,从而因材施教、宜情选择。
召集人:
丁伟,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,原文化部副部长
主持人:
朱永新,全国政协常委、副秘书长,民进中央副主席
本期参与讨论委员(按出场时间顺序):
刘慕仁:全国政协常委,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,民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
王 欢:全国政协委员,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
雷鸣强:全国政协委员,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
倪闽景:全国政协委员,上海市教委副主任
张连起:全国政协常委,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、资深注册会计师
张兴赢:全国政协委员,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
阎晓宏: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
甲方:孩子玩网络游戏好处多
乙方:孩子玩网络游戏危害大
利弊共存,关键在把握好“度”
张连起:一个让学生沉迷的网络游戏,弊大于利;如果内容是健康、休闲的网络游戏,以及符合青少年成长的电子竞技类游戏,利大于弊。某种程度上,网游是这个时代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的一种代价。我认同适当监管,但不认同制定过细过苛的条例。监管导向不能因噎废食,如果有关准则制得过细过苛,就难以落地。如果导向是堵,将会证明是一个失败的思路。一些网游确实产生了社会问题,但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自身有过滤机制。不能认为国家一管就“有希望”,否则就无望,“按下葫芦浮起瓢”,有些少年不沉迷于网游,就沉迷于其他。倪闽景: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有趣活动,学校和家庭要创造更多的体育、家庭游戏等活动,来减少孩子们对于网络游戏的需求。王欢:一定要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网络游戏。如果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,将游戏中的知识与兴趣点正确地迁移到生活中,便可使孩子快乐地通往一扇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。从游戏到兴趣到知识再到技能的转化,便可以游戏为切入点,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多元化发展。所以,网络游戏对孩子来说并非百害而无一利,只要加以正确的监管与引导,就可以成为一块孩子自我教育之路上的奠基石。朱永新:近些年,不断有所谓“手机、游戏、直播、短视频毁了下一代”的说法见诸媒体,很多学校和父母也因此对孩子上网采取了完全禁止的做法,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不允许App进校园。但是,将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割裂开来,将未成年人排斥在数字世界之外,这显然是与时代发展趋势相悖的做法,既不可取也很难实现。我认为孩子沉溺网络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缺少相应的教育。因此,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纳入普及性义务教育基础课程,系统规划与组织。此外,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中应当将家庭纳入其中,首先让父母懂网,懂得如何在网络问题上与孩子建立开放友好的沟通。针对青少年儿童自控力不够等问题,我今年两会期间也提出了网络游戏分级的问题,建议从网络游戏类别、认证、时长、充值方面建立网络游戏强制分级制度,并由相关政府部门审核监管。游戏分级与电影分级、图书分级一样,对于青少年成长是有好处的。
原文刊登于2021年10月20日
《人民政协报》第11版教育在线周刊
版面编辑丨贺春兰 张惠娟
在原文基础有删减
编辑丨杨智嘉(见习)
审核丨毛立军
往期精选
扫二维码|关注我们
微信号|zhengxiejunnews
期待你的
分享
点赞
在看